某強夯地基處理工程的設計標準和場地形成設計
2020-05-15 01:58:20
強夯地基處理工程對規劃的標準有如下五條要求:分層強夯地基土壓實系數不小于0.95;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強夯地基處理后的填土地基緊縮模量不小于10MPa;分層強夯地基有用加固深度不小于分層回填土厚度;消除原狀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濕陷性。
強夯施工隊針對某強夯地基處理工程的以上的規劃標準,針對實際情況詳細擬定了了三個處理計劃。
1、場所原狀濕陷性黃土強夯處理計劃
強夯施工隊依據原狀濕陷性黃士層的分布區域及分布厚度,依據現行《修建地基處理技術標準》及現場實驗成果,選用不同能級和工藝的強夯法處理黃土地基的濕陷性,滿意原狀土地基承載力和變形、濕陷性等要求,強夯地基處理能級為4000到12000。挖方區土層含水量較高區域,選用強夯置換工藝進行處理,強夯置換能級為2000到12000。
2、填筑體分層回填與地基處理計劃
場所各區為厚度不等的深重填士,最深處為西區70米,依據上述標準和近十年強夯法的打開,為確保填土壓實效果和縮短工期,通過工期、質量和經濟性比較,依據不同的分層回填厚度,選用不同能級、不同施工工藝的分層強夯計劃,回填區域土方回填和強夯分8層進行。
3、沖溝排滲處理計劃
為了確保填士的工程性狀不遭到地下水損壞,并消除地下水對場所穩定性的影響,在進行回填的溝道內布設排水盲溝和滲溝,在填方區底部構成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統。沖溝底都選用首溝方式進行處理,盲溝施工前,首要進行基底整理作業,鏟除表層軟弱覆益層至基巖面,沿沖溝底部鋪設2m厚的卵礫石,粒徑要求是5~40cm,中等風化巖石自溝保持天然地形排水斜度,縱坡斜度不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