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加固飽和土的原理
(1)強夯加固飽和土的原理較為復雜。飽和土在強夯過程中,其動力應加速飽和土的排水,使液相的比例減小。在強夯過程中土體有效應力的變化十分顯著,且主要為垂直應力的變化。由于垂直方向的總應力保持不變,當超孔隙水壓力逐漸增長且不能迅速消散時,則有效應力就會減小,因此,在強夯飽和土地基中產生很大的拉應力。水平拉應力使土體產生一系列的豎向裂縫,使孔隙水從裂縫中排出,從而加速土體的固結。飽和細顆粒土體經強夯后,在夯坑周圍會出現徑向或環向裂縫,孔隙水從這邪惡裂縫中冒出。
(2)強夯使土中氣體釋放。飽和土中的含有約1%~4%的封閉氣體,強夯時產生沖擊能,其中部分沖擊能由于錘與土體摩擦及顆粒在移動過程中的摩擦而轉化為熱能,熱能傳入飽和土中使封閉泡移動,加速可溶性氣體從水中釋放并逐漸從地表逸出。
(3)強夯使飽和土壓縮變形,在強夯能量作用下,氣體體積首先被壓縮,孔隙水排出,超孔隙水壓力減少,在強夯瞬間,會發生有效的壓縮沉降。當夯擊反復進行時,土顆粒相互靠攏,土顆粒表面的薄膜水受到擠壓,使其部分薄膜水由于物理——化學吸附作用使土顆粒相互聯系,由此產生的多余水變為自由水流向土顆粒之間,形成一定孔隙水量后從地表逸出。由于薄膜水的減薄,土顆粒發生相對位移,進一步擠密,由紊亂狀態進入穩定狀態,孔隙大小亦達到比較均勻的狀態,使孔隙水壓力消散,土體重新穩定,承載力提高。
(4)飽和軟土觸變恢復。飽和細顆粒土在強夯沖擊波的作用下,土中原來相對平衡狀態的顆粒陽離子、定向水分子受到破壞,水分子的定向排列被打亂,顆粒結構從原先的絮凝結構變成一定程度的分散結構、粒間聯系削弱,強度降低,經過強夯后一段時間的休置期,土骨架中細小顆粒一膠體顆粒的水分子膜重新逐漸聯結,恢復其原有的稠度和結構,與自由水粘接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空間結構,于是土體又恢復并達到新的更高強度,這一過程即為飽和軟土的觸變恢復特性。
湖北天地恒通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強夯工程設計、施工、咨詢為一體的專業化企業。公司現有強夯設備50多臺,擁有一支強夯施工的專業化、高素質的工作團隊。現有員工人數120余名,其中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35人。公司先后參與建設了曹妃甸首鋼搬遷地基強夯工程、江都港陸域地基強夯工程、招商局物流南京分發中心地基強夯工程、中化格力珠海項目強夯工程、揚中港興隆港區地基強夯工程、浙江舟山中船基地強夯工程、寧波北侖港區地基強夯工程....歡迎廣大客戶前來洽談業務,共創輝煌!期待與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