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法處理地基工程技術問題
地基強夯法是將夯錘提到高處使其自由落下將地基土夯實,經過多次重復提起落下,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密實的硬殼層,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降低其壓縮性,改善地基性能。強夯法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粉土與黏性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強夯夯實的影響深度及加固效果與夯錘質量 錘底直徑 落距 夯打遍數及土質條件等因素有關,需要通過現場試夯來確定。強夯法具有加固地基效果顯著、適用土類廣、設備簡單 施工方便、節省材料 施工期短、施工文明和施工費用低等特點。
恒通基礎強夯公司針對本強夯工程具體情況,根據初步選定的技術參數,在施工現場選有代表性的場地進行試夯,選擇最佳夯擊遍數與最佳落距,確定最佳夯實效果與質量檢驗標準,通過現場試夯驗證結果,并經過必要的修正后,最終確定適合于現場土質條件的施工參數
(1)夯錘。采用圓形錘,錘底面直徑 D=2.2m,錘重 9.7 ~ 12.0t。
(2)夯擊次數。強夯施工分兩遍點夯進行,第一遍單點夯擊 6 次,第二遍單點夯擊 4 次,最后二擊平均沉降量宜<5cm。
(3)夯擊點間距。夯擊點間距采用 1.5 ~ 2.0D(3.5 ~ 4.5m),平面布置采用方格形。
(4)地基有效加固深度。采用單擊夯擊能量1000kN.m,兩遍共點擊10次,有效加固深度4~5m。上述技術參數為強夯設計中的重要核心部分。
強夯法具有加固地基效果顯著、適用土類廣 設備簡單 施工方便、節省材料 施工期短、施工文明和施工費用低等特點,在采用不適合耕地的低洼地經回填后作為建筑場地的情況下會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本文給出的強夯技術參數確定的方法和施工程序,以及強夯法質量控制的措施,對采用強夯法處理地基的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強夯方法能夠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粉土以及濕陷性黃土,對于飽和度極高的黏性土也能夠使用,但是在超孔隙水壓力影響下,處理效果不十分理想,特別是加固淤泥以及淤泥質土效果不好,但是強夯置換方法則能夠有效提高飽和度很高的黏性土以及淤泥質土的地基承載力。強夯置換在3~7m深軟土層上有一定經濟性與可靠性,對比換填施工,需要適當減少棄土占用耕地面積,同時有效節省了石料用量,對比其他軟土路基施工技術,施工成本更低,加固效果更加穩定可靠,但是強夯施工噪音與振動較大,在人口稠密的地區不適宜開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