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法施工要求以及參數
強夯法的加固特點
強夯施工設備簡單;施工工藝、操作簡單;適用土質范圍廣;加固效果顯著,可取得較高的承載力,一般地基強度可提高2~5倍;變形沉降量小,壓縮性可降低2~10倍,加固影響深度可達6~10m;土粒結合緊密,有較高的結構強度;工效高,施工速度快、較換土回填和樁基縮短工期一半;節省加固原材料;施工費用低,節省投資;它的適用范圍十分廣泛,不但能在陸地上施工,而且也可在水下夯實。其缺點是施工時噪聲和振動較大,不宜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內使用。
強夯施工機具
起重機械:根據工程所用的夯錘和起重高度來選用起重機的型號;起重力應大于夯錘質量的3~4倍,起重高度一般在10~25m之間。本次強夯中選擇W1001履帶式起重機,其具有穩定性好,行走方便等優點。
錨系設備(門架):由橫梁和2個支腿組成,支腿的結構形式為格構式,門架上部橫梁中心鉸接于吊桿頂部。
脫鉤裝置:由帶拉桿的吊鉤和滑輪組成,配上牽引鋼絲繩,當夯錘升到規定高度時能自動脫鉤。
夯錘:夯錘的選擇是根據地質情況、設計要求和強夯等級決定。本次強夯中夯錘重為120KN,設4個上下貫通通氣孔,以便減少起吊夯錘時的吸力及夯錘落地前瞬時氣墊的上托力,從而減少能量的損失。錘底形狀為圓形,底面直徑為2m。
推土機:是強夯法必不可少的輔助機械,作為場地整平壓實之用。
強夯法施工步驟
現場強夯施工按以下步驟進行:
1清理并平整場地,測量路基在夯擊前的路基承載力和壓實度;
2放線并標出夯點的位置,測量強夯前場地平均高程;
3設備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4將夯錘吊起到預定高度(夯錘提升高度由錘質量和強夯級別確定),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測量夯后錘頂高程;
5重復步驟4,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
6用推土機推平夯坑,并測量場地高程;
7待夯擊完成后進行強夯效果的檢測;
強夯施工要求和檢測
1開夯前應檢查夯錘重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
2在每遍夯擊前,應對夯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
3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
4一遍夯擊完成后,應檢測夯坑深度、夯點間距和處治寬度。檢查強夯施工記錄,基礎內每個夯點的累計夯沉量,不得小于試夯時各夯點平均夯沉量的95%,合格后方可填平;
5滿夯后,對場地進行平整和壓實,應達到規范要求的各項指標,并測量高程,填寫地面標高變化;
6滿夯結束7d后,在每500~1000m面積內任選一處,應從夯擊終止時的夯面起,每隔50~2500px取土樣測定土的干密度、力學及物理等指標;
7當需要采用靜力觸探等方法測定強夯土的承載力時,宜在地基強夯結束一個月后進行。
恒通基礎根據試驗和測試結果,應對不合格處進行補夯,或采取其它補救措施,以達到試夯或設計規定的指標。